在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垣曲冶炼厂精炼车间,总有一个身影如钢铁般直立在阳极炉旁。37岁的信号工葛冬冬,用十年如一日的“铁面无私”,被同事称为“拦路虎”,在轰鸣的设备间筑起了一道让“三违”望而却步的铜墙铁壁。
把规程刻进血肉的“活标尺”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阳极炉操作台,葛冬冬早已将安全帽系带勒得发白。这个把“零伤害”刻进骨髓的汉子,总能在旁人打盹的瞬间,精准报出“两条款一禁令”的每一个标点。还记得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,突发的设备故障让现场乱作一团。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时,葛冬冬像被按下了“慢放键”,从应急预案的第一步处置措施开始,字字如钉般砸在每个人的心上:“先断电源!检查冷却系统!”他的声音为慌乱的现场注入了一剂“定心针”。当险情排除后,同事们看着他被雨水浸透的工作服下那本被汗水泡皱的规程手册,终于明白这个能把规程背得滚瓜烂熟的“书呆子”,背的不是文字,而是用无数血的教训凝成的“保命符”。
“摘下安全帽的那一刻,你就把脑袋拴在了裤腰带上!”三伏天,葛冬冬的一声怒吼,让正摘了安全帽准备擦汗的老职工猛地打了个寒颤。那个被汗水浸透的安全帽,在他手中仿佛成了丈量生命的标尺,任何试图跨越安全红线的行为都会被他毫不留情地“拦截”。又一个普通的午后,吊车正吊着吨级物料缓缓移动。当值班领导专注于设备调研而偏离安全通道时,葛冬冬一个箭步冲上前,像一堵墙般挡在领导身前:“请您立刻退回安全区域!”那一刻,空气仿佛凝固了。事后,领导在全员大会上为他竖起大拇指,他却红着脸说:“在我这儿,只有安全通道,没有特殊情况。”这句话,如同一记重锤,敲醒了所有人心中的安全警钟。
十年如一日的“安全哨兵”
“大家仔细看这张图片,是典型的……”班前会上,葛冬冬认真地给大家讲解着事故案例。这个平日的硬汉在细微处展现着温柔的力量。他把枯燥的规程变成了一个个带血的故事,把冰冷的制度化作了温暖的叮嘱。在带徒时,他会趴在灼热的地面上亲自示范如何用“三步法”确认吊绳牢固;在深夜的操作间,陪着新员工一遍遍地练习信号手势。“多走三步确认,少看一眼就是深渊。”这句话,被他重复了上千遍,也在每个徒弟心中种下了一颗安全的种子。
“7月12日,3号吊车钢丝绳磨损0.3毫米”“8月5日,东安全出口指示灯接触不良”……葛冬冬兜里那本皱巴巴的隐患排查本上密密麻麻写着。凌晨3时的车间,阳极炉的火焰映红了葛冬冬的脸庞。这样的深夜坚守,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。从毛头小伙到车间骨干,不变的是他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,像一张严密的安全网,网住了无数潜在的危机。当有人问他:“这么较真,你不累吗?”他指着墙上的安全宣誓:“宁当‘拦路虎’,不当‘后悔人’———这是我入职时的誓言。”
在飞溅的铜花中,葛冬冬的安全帽反射着坚毅的光芒。当清晨的钟声响起,他又一次站在了阳极炉前,用沙哑的嗓音发出清晰的指令。这声音,是对生命的敬畏,是对职责的忠诚,更是一曲献给安全生产的壮美赞歌。
(山西工人报记者 郭倩)
盛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